手作用之美 :传统手工艺的传承与创新

发布时间:2022-03-15浏览量:3986次作者:于娜

习近平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加强文物保护利用和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我国拥有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它们凝结着中华民族最可宝贵的文化基因和精神信仰,而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陶瓷、漆器、银饰、刺绣、剪纸等传统手工艺,作为民间手工艺人数千年勤劳和智慧的结晶,也是中华民族文化传承和脉络的根源。随着工业时代的发展,导致很多中国传统的手工艺濒临消失,新时代如何唤醒“工匠精神”,让传统手工艺重获生机,不仅仅是传统手工艺面临的问题,也是文化如何创新的问题。

寻找传承人的困境

祖祖辈辈住在武汉黄陂的黄道正,曾经是方圆几十里手艺最好的木匠师傅,几代人的积累让他能够做出非常复杂、精细的木制品。然而这些年来,他的手艺却面临无人传承的尴尬局面。

民间传统手艺人或是为了生计,或是为了祖辈传承,几十年如一日地坚守着那份“匠心”。漆器、木器、银饰、蜡染、刺绣……他们精工细作,用心打磨,成就了一个个精品,滋润了人们的生活。然而时代变迁,工业化、城市化迅猛发展,民间手艺人也变得青黄不接,走在了渐渐消失的边缘。

2015年,有关机构曾发表一份《中国传统手工现状调研报告》,集中反映了中国传统手工当时所面临的挑战和机遇。据报告显示,我国86%的传统手工从业者分布在农村,55%的传统手工从业者年龄在50岁以上,近七成年收入在2万元以下。

同时,调研还发现近六成传统手工从业者尚未找到继承人,在调研中他们普遍反映如今的年轻人“吃不了苦,耐不下性子”。另外一组数据也证实了这一观点,数据显示,近七成受访者对传统手工的学习意愿不高。

以贵州为例,作为一个多民族聚居的省份,苗族、布依族、侗族、水族、仡佬族、彝族、土家族等17个世居少数民族在这块土地上创造了各具特色的文化样式,构成了贵州省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现在外出打工的年轻人多,好多不愿意学,怕是以后没有人学了。” 从1976年开始学习银饰制作技艺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传承人杨光宾,现在只要遇上对银饰感兴趣的年轻人,他都愿意教一教。

不过有的传统手工艺传承比较封闭保守,许多手艺甚至到现在还坚持“传男不传女”的家族传承方式。比如乌铜走银创立于清朝雍正年间,在中国工艺美术界与北京景泰蓝并称“天下铜艺双绝”,可自古乌铜走银家训极严——“传内不传外,传男不传女,传媳妇不传闺女”。云南乌铜走银第六代唯一传承人金永才有两个女儿,她们也只能眼看着父亲的手艺流失。

传统手工艺是农耕文明的产物,随着现代化工业文明的到来,传统手工艺的生存土壤与环境也逐渐瓦解。我国传统手工艺尤其是乡村手工艺生存环境渐趋恶化,保护现状普遍堪忧。

让传统手工艺 “复活”

夹缬是中国一种古老的服装印染技术,采用一组纹样对称的花版,紧夹丝织物,浸于蓝靛青染液,取得染织物。夹缬曾在唐朝辉煌一时,历经千年传承,可惜的是这门独特技艺后来一度失传。

《汉声》杂志创办人黄永松在1997年,听说在浙江苍南县宜山镇的八岱村还有人做夹缬,就急忙赶到那里。在黄永松和同事完整记录下了夹缬的每一道工序后,如愿以偿的黄永松在同染坊主人薛勋郎师傅告别时,却听到了一个令人震惊的消息:薛师傅要打掉染缸,以后不再做啦!

眼看着古老夹缬工艺可能从此又要在中国绝迹,黄永松痛心不已,“要卖出多少货,才能维持作坊营运?”薛师傅告诉他一年至少要卖出一千条夹缬,一条夹缬有八到十米长。“在这个世界上,相信一定能有千位以上爱好传统民艺、愿以手工夹缬来点缀平淡无味的现代生活的人士。”随后,黄永松在《汉声》上写下一篇名为《千条夹缬》的声明,希望那些不想看到这一传统工艺消失的人认购一条夹缬。没想到,杂志出版后,千条夹缬竟然供不应求,被抢购一空。现在,夹缬不但在继续生产,而且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喜爱这种传统手工艺品。

抢救夹缬的经历虽然带有偶然性,但也说明了对于传统手工艺,“买卖是最好的保护,使用是最好的传承。”手工艺业内人士认为,有人购买手工艺品,匠人才可以养活自己和家人,手艺就有传承下去的可能。

“南京张氏剪纸”流派第五代传承人张钧认为,传统手艺和非遗什么时候能让老百姓都喜爱用,传承人真正的春天就来了。但走进现代生活不意味着改变传统手工艺,不意味着过度开发。

在欧洲,很多人依然喜欢购买手工艺品来提高生活品质,而且一些时尚消费品设计师都出身于传统工匠世家。瑞典手工之友协会总裁Lotta Ahlvar认为,如果没有整合创新、没有现代生活应用,传统工艺便只能停留在对过去的追忆及传统样式的复原中。

走向创新与分享的网络时代

“转转会”是目前国内网络社交平台上非常火爆的手作职人社区,其实创办人成琳是建筑学博士,“手作精神不是要恢复到农业时代,而是恢复你对物品丰富的感受,坚持自己内心主张的生活方式。”她也非常喜爱自然、美食与艺术,更是一位资深收藏家。她在不同的国家居住时,总喜欢举办家庭派对,与各国朋友们分享艺术与生活的美好。

出于对快餐化、机器化生活的疲惫和逃离,近几年手作风潮一发不可收拾地在国内流行开来。成琳身边慢慢聚拢了理念相同的朋友们,他们在2008年成立了转转会,希望推动手作与日用之美和中国新民艺复兴。

不过转转会真正开始影响力大增,是从2014年转转会有了微信公众平台,当年成功举办了两场手作之美展览和数十次生活体验的手作沙龙,同时结合微信平台的展示讲述。随即转转会发起了手作之美创业联盟,很快集结了陶瓷、铁匠、金工、锡器、织品、竹木器、珠宝制作、家具、纸制品、乡土食材、烘焙等众多类型手工艺职人。

转转会的成功在于,他们所推广的手作是传统的但不保守,巧妙地结合现代生活美学,又像流行于日本、中国台湾潮人圈的生活杂货,差异化、复杂性、个性化、小而美、有着职人体温的那些物品,他们除了把这些国内外优良的手作匠人产品、美好的旧物,传统工艺再设计等作品,通过微店分享、销售出去外,还开设实体的体验店,期望号召更多喜欢手作、热爱生活的人们加入,在各个城市遍地开花。

传统手工艺销售推广,甚至生产制作走向互联网,线下店铺、展览与线上分享的结合,正在成为全球手工艺领域的潮流趋势。

美国首饰职人崔西(Tracie Howarth)在手工电商网站Etsy注册一账号“划时代的珠子”。除了销售自己所设计制作的首饰外,她更开辟了一个供应链,专门销售各类首饰用的珠子、珠宝、石头、配件、金属、工具等给Etsy上许多想要DIY以及创业的人。

成琳认为,崔西巧妙地利用人们想要动手制作、迫切想要表达个人创意的欲望,她所创新发展出来的O2O首饰店的模式,正引领着手作市场朝向新的方向发展。对于中国的传统手工艺坚守者们而言,在创新与共享的互联网时代如何找到新出路,是他们急需面对的现实问题。


手艺传承北京创意设计有限公司

手艺传承(北京)创意设计有限公司
手艺传承凭借非凡创意、专业知识及可靠信誉为客户与合作伙伴
提供专业的设计一站式服务

手艺传承联系

010-81297363     13693584409

公司地址:北京市大兴区经济开发区科苑路18号   邮箱地址:oak315@163.com企业QQ:940345496   京ICP备12025544号-3

手艺传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