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忆是有味道的
而关于泥土的记忆
杨鹭总能想起那片土地上冒着的尘土味儿
新西兰南岛
2010年,杨鹭在福建当导游
当时他已经夺得了厦门市和福建省
“白水洋杯”导游之星大赛双冠军
夺此殊荣在福建省仅此一位,再无第二人
冰岛斯奈菲尔半岛
但在互联网发展的大趋势下
各样的旅游信息越来越透明
杨鹭判断传统旅行社的模式在不久后
就会开始走下坡路
他最终决定辞职
挪威北极圈 森林火车站
几个月以后,玉树发生了大地震
仅过了十多天,他便报名成为了志愿者
一待就是整整4个月
白天,尸袋扛在他的肩膀上
晚上,就着沙袋入睡
每天晚上靠着发电机只有1小时的光亮
在玉树,他看到了许多的真实
是在新闻中不可能知道的
现场一片混乱,救援车刚开到
饥饿的灾民迅速冲上去哄抢
物质的极度匮乏和灾难带来的重大创伤
已经让他们无法保持理智
他们的眼泪已经干了,脸上换成了凶悍
活下去,是他们仅存的意识
这四个月对杨鹭的内心产生了巨大的冲击
外蒙古铁路
因此,回来后他助养了很多穷苦、重病的孩子
杨鹭说:“穷困会让人产生很多极端的想法,
我希望在有能力的时候,多多帮助他们”
杨鹭(左一)与团队资助的家庭
曾经的杨鹭并不曾想到
自己会有这样的改变
导游这份职业已经让他体验过
无数奇妙可畏的旖旎

眼目所及不仅有古老神秘的埃及文明
还有异国冰岛的凌冽刺激
脚步丈量的地方,尽是异域风情与浪漫
只是一切都走得太快了,太轰轰烈烈了
活着,对于大多数人来说
不过是稀松平常,不值一提
可是对于那些连吃饭、喝水、呼吸
都存在困难的人来说,却是一种奢望
在那些寻求极限、力量与热血的另一面
还有一种生活叫做宁静而致远
从玉树回来的他,开始寻找这样的生活
直到他来到武夷山
心中缺失的宁静一下被填满了
“就在这里开一间民宿吧!”
2012年,杨鹭在武夷山的核心风景区宋街
创建了“旧街森活”品牌
在这里打造了一席静野
“旧街”想要传递的
就是“以茶汤清醒岁月,用森活还原生活”
此后
另一个杨鹭
就从这里启程了
他接连开了九间民宿
但心中一直对徽州的青瓦白墙
有着一个水墨梦
提到徽州
脑海里面浮现出来的画面便是:
枯藤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
青白相间的陈墙与屋檐
就如青山水墨画般在心里晕染
三三两两泛起涟漪
杨鹭说,徽州的老房子在田野之中
如水墨画一般
实在让人心生向往
所以,他决定把第十间民宿开在黄山徽州
也就是现在的“旧街墨野”
在这里,杨鹭找到了一个合心意的老房子
然而,老房子已经劳损斑驳
想要将它们修缮成型
必须下一番苦功夫
改造的首要难题
是老房子的木头屋面年久失修、缺乏养护
其次,不隔音
楼上楼下、两间房之间往往只有一层木板
另一大难题
是它的采光差,还有现代功能的缺失
设计师团队花费了大量时间精力和成本
进行打磨和清洗
再用混凝土钢架,重新打造了隔层
最后在现有的旧空间里,插入公共区域
历经数月后
“旧街墨野”在设计师的千锤百炼下
终于变成了杨鹭心中企盼的模样
夜幕降临
漫天的繁星与苍翠的树枝
彼此叙说着“旧街墨野”的前尘往事
徽派新中式风格的“旧街墨野”
在五亩地上
仅设有十种房型
十八个房间
房间的名字被镌刻在门牌的墨台上
笔墨纸砚的设计
尽显“旧街墨野”的文化风情
未来这里还将教孩子们做墨
感受徽州的墨文化
木质的风格,精巧的设计
轻开房门便是扑面而来的青草野地气息
正好有一溜晚风吹拂在脸上
就像金色的麦浪把人心吹得痒痒的
仿佛遇见了席地而坐
铺好桌布准备野餐的一家人
房间的各个细节也尽显品质
“旧街墨野”还特地选用了
获得意大利米兰设计奖的创意客用杯
就连不起眼的矿泉水也穿上了“衣服”
这是杨鹭邀请当地有名的手艺人
细心地用一针一线制成的
在黄山这片土地上
从来没有人特地为孩子们
设计一间合适他们的民宿
杨鹭想尝试做一次突破
让“旧街墨野”把这个缺口给填上
这样父母和孩子都可以乐在其中
杨鹭盼望来到这里的每一家人
都能够一起品尝田野的味道
这也是“旧街墨野”
想要传递给更多人的一份爱
这是“旧街”走出福建
到外省开的第一家旅行民宿
来到这里的时候
不是离乡,而是归途